当前位置:小联文秘网>心得体会 > 十四五规划党员心得感想

十四五规划党员心得感想

时间:2022-06-30 14:25:01 心得体会 浏览量:

  十四五规划党员心得感想

  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下是小编和大家分享的十四五规划党员心得感想资料,提供参阅,欢迎你的阅读。

十四五规划党员心得感想

  十四五规划党员心得感想一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中提出,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这就是“四四二五一四”的总要求。根据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内容,要顺利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需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

  一、规划目标明确,围绕中心努力做好“增砖添瓦”的工作。

  “实践再次证明,有习近平同志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领航掌舵,有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顽强奋斗,我们就一定能够战胜前进道路上出现的各种艰难险阻,一定能够在新时代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有力地推向前进。”这就是我们的主心骨,做任何事情,干任何事业,必须围绕中心和大局,把各项工作做好。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东西南北中,党政军民学,党是领导一切的,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中国共产党是国家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党指挥枪,就走向光明;枪指挥党,必走向黑暗。要大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始终传播党的声音,让人民群众看到党在哪里,在干什么,在号召什么引领什么,看到党的影子,闻到党的气息。听到党的声音,学到党的文化。见到党的阵地,得到党的力量。受到党的感染,感到党的温暖。要充分体现党的意志。听党话,就是按党的意思办;跟党走,就是按党的初心做;感党恩,就是按党的本意想。强调要同心同德,而不是离心离德。

  二、自古用人定兴衰,从来关系乱乾坤。

  中华5000年的历史得出一个真理,所有的问题都是用人问题。有人说,三天不学习,时代会抛弃;一天不读书,智商不如猪。这说的虽然有点夸张,但确实如此,从世界芯片技术的竞争,就可以看出。狠抓“质量强国,交通强国”的治国经验,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要做主动政府,因为干部不领,水牛掉井。所以一定要在用人上做好文章,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推动高质量发展,让优秀的人做优秀的事,推动竞争力提升。建国初期,毛主席就提醒全党,要防止敌人的“糖衣炮弹”,个人错,错一点,领导错,错一片,误大事,甚至是对党、对人民和社会的灾难,在领导岗位上不能为人民撑好舵,完全混同于普通老百姓,甚至连普通百姓都不如,象这样的人在岗位上的所作所为,对党、社会和人民没有益处,只有坏处,最终成为党的败类,人民的叛徒,成了阶下囚。在某些领域糖衣无须炮弹,如入无人之境,这就是最大的危险,没有监督的权力,会产生腐败问题,绝对没有监督的权力会产生绝对的腐败;没有垄断的权力就没有垄断的利益,权力要为人民所谋。真理在金钱面前,往往会暗然失色;信仰在财富面前往往会一文不值。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当今社会正处于数字化生活之大格局,社会中的一些戾气和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情,干扰和影响着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由此产生和传染的一些无名之火,无由之气,对人们的“三观”必然会产生负面作用。新时代要有新思想,没有新思想,必然会落后新时代。所以一定要在用人上做好文章。

  三、业兴于疏乱于堵,政兴于谏毁于暴。

  要解放思想,善于纳谏,问题在工作中找,办法从群众中来。有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发现不了问题,更可怕的是发现问题而后麻木。坚决不能形成,好意见,群众不敢提;好办法,领导不敢用;好方法,有权不敢试,这样的现象害人误国。没有村庄规划,就没有乡村振兴。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乡村振兴首先要乡镇振兴,以乡镇振兴带动乡村振兴。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完善生态文明领域统筹协调机制,构建生态文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可持续发展不等于重复建设,重复建设也不等于可持续发展,城市建设可超前规划的就超前规划,能未雨绸缪的多未雨绸缪。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统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把安全发展贯穿国家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防范和化解影响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各种风险,筑牢国家安全屏障。

  四、学懂弄清文化软实力。

  文化软实力,"软实力"(SoftPower)的概念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小约瑟夫.奈提出来的。1990年,他分别在《政治学季刊》和《外交政策》杂志上发表《变化中的世界力量的本质》和《软实力》等一系列论文,并在此基础上出版了BoundtoLead:TheChangingNatureofAmericanPower(中译本《美国定能领导世界吗》一书,提出了"软实力"的概念。约瑟夫.奈指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以文化和意识形态吸引力体现出来的"软实力"。"……硬实力和软实力依然重要,但是在信息时代,软实力正变得比以往更为突出。"文化软实力中国的"软实力"一说,则源于一位美国记者的报道,意思是说"对中国最近取得的成功的一种尊重或者着迷,以及它的影响力的自然增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喻国明指出:"一个国家是存在两种实力的,一种是硬实力,一种是软实力。硬实力通常是指国家的GDP、硬件设施等,而文化、制度、传媒等被称为软实力。"就是要发挥党的先进文化力,做优秀的共产党人。

  最后,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同心同德,顽强奋斗,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

  十四五规划党员心得感想二

  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谋划未来的远见卓识和继往开来的历史担当,深刻指明了我国在新的发展阶段、坚持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指导方针、目标任务、战略举措,对于动员和激励全党全国人民继续抓住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全会高度肯定了“十三五”时期“污染防治力度加大,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的成绩;也清醒地认识到“生态环保任重道远”的严峻现实。提出了到2035年“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的愿景,提出了“十四五”期间“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的目标,并对“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进行了部署。

  总体上看,《建议》所确定的目标任务与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建设“美丽中国”战略部署既一脉相承,又根据当前国际国内形势进行了重新定位以及指标化、体系化、具象化。一是把自然生态安全提升到了更加重要的位置;二是更加强调建立统筹协调机制;三是明确提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要求。

  “十三五”时期,是迄今为止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成效最大、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发展最好的五年。但我国以重化工为主的产业结构、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以公路为主的运输结构没有根本改变;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严峻形势没有根本改变;生态环境事件多发频发的高风险态势没有根本改变。“十四五”期间,我国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着多重挑战,包括国际国内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产业和能源结构调整可能放缓,资源约束加剧,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更加紧张等。面对更加复杂的条件和严峻的形势,必须更加注重防范可能出现的各种环境风险,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必须更加注重强化生态环境统筹保护和协同治理,进一步推进形成包括发展理念、政策目标、重点领域、体制机制等在内的绿色发展综合框架;必须更加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实现,将绿色发展、绿色消费融入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环节,促进绿色繁荣,并且在世界范围内树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典范。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指引我们紧紧抓住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的“牛鼻子”。面对“十四五”期间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的目标和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任务,生态文明法治建设也必须跟上时代步伐。深刻认识生态环境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对可能存在并对人类的生存环境和自然生态系统产生破坏甚至摧毁作用的破坏力量或现象所形成的资源危险、能源危险和环境危险,通过法治改革加以规制并做好风险应对的准备,以“图之于未萌,虑之于未有”的态度,保障生态安全。

  深刻认识“两山论”所蕴含的绿色伦理观、绿色财富观、绿色幸福观,对于“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并非总是均衡配置于每个社会群体与个体而产生的社会矛盾与冲突,通过法治方法统筹自然环境的多重价值与功能,协调多元利益诉求,实现“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利益均衡。深刻认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互惠关系,以保护“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为旨趣,将人对优质生态产品、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定位为新时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法治方式矫正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现状。

  “十四五”期间,生态文明立法必须以习近平同志关于生态文明法治建设重要论述为指导。一方面,着力解决当前存在的立法碎片化、立法重复率高、质量低等问题,积极开展环境法典编纂研究,并将环境法典编纂纳入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适时启动环境法典编纂工作;以“补短板”思路加快推进重点领域的生态环境立法,加快构建生态文明制度的“四梁八柱”进程。另一方面,以法律体系生态化为目标,对现有的各种法律按照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总要求进行“生态化”评估与改造,确保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绿色发展观在整个法律体系中得到贯彻。同时,以党章为指引构建党内环境法规体系,完善中国共产党依法绿色执政的基本遵循,理顺党内生态环境法规和国家生态环境法律的理论联系与实践关联,通过党内规范法制化与国家法律党纪化等方式实现二者之间的有效衔接,完善党政同责的具体制度,形成党规国法“组合拳”,共同助力生态文明建设法治体系建设,护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

  十四五规划党员心得感想三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着眼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强调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在环境、安全等方面的要求持续增长。“十四五”时期,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应在以下方面加快补短板,让生态环境得到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

  统筹资源、环境、生态协同发展,全面推进“十四五”时期生态文明建设。“十三五”期间,我国加大污染防治力度,在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环境综合治理、健全生态安全保障机制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以水资源利用效率提升为例,2022年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由20xx年的81立方米、52.8立方米降至60.8立方米、38.4立方米,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由0.542提高到0.559。然而,当前资源节约、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三大领域的协同作用尚未得到很好发挥。事实上,环境综合治理是生态保护修复的必然要求,只有将三大领域的战略规划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统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议》围绕“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从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持续改善环境质量、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等四个方面提出具体要求。各地应注重提高资源节约、环境治理和生态建设在政策设计中的地位和占比,更加注重系统观念,统筹资源环境生态源头化治理,加快形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控制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系统三者相互促进的生态文明建设格局。

  拓宽生态系统功能,创新生态产品形式。通过市场化运作将生态资源转化为兼具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的生态产品,是实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重要途径。面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人民对环境的更高要求和更多期许,需进一步提升生态产品供给数量和质量。近年来,我国生态产品市场迅速扩大。一是绿色生态产品认证数量迅速增长。2005年至2022年,仅以绿色食品为例,其获得认证产品总数从9728个增长到36345个,年均增长量达1901个;二是生态文化产品繁荣发展。以浙江安吉为例,其依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发源地优势塑造的文旅一体化产业2022年总收入达388.24亿元;三是生态产权市场不断扩大。2003年起,福建不断深化林权改革,如今已确定期限长达30年、月息0.6%以下的林权抵押贷款制度。然而,我国经济产业对生态资源的利用与融合仍不完善,对生态系统的物质、文化、调节等功能均未充分利用,生态产品的创新开发潜力巨大。挖掘生态系统的多样化功能,创新生态产品形式,要充分依托良好环境为产品注入“绿色生态”“特色”“文化”等内涵,提升产品和服务附加值。要积极探索把生态资源转化为生态资本的有效途径。以森林碳汇交易为例,以森林碳排放量作为交易对象,加快设立碳资产管理部门,既拓宽项目融资渠道,又使得生态资产得到保值增值,维护生态系统稳定性。

  深化生态资源产权制度改革,强化生态产品市场化基础。尽管当前我国生态产品市场规范已初步形成,但仍存在一定约束。其一,生态产权边界不明晰:一是空气、水等自然资源的自身属性决定其产权无法准确界定,二是国有自然资源的收益群体存在争议,导致产权边界难以界定,由此阻碍了生态资源转化为生态资产,进而影响生态资源转化为经济效益。其二,缺乏成熟统一市场体系:一是生态产品认证标准制度不完善,生态产品的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现象明显,二是由于难以统一制定生态产品价格标准,当前林权、水权、碳排放权等生态虚拟产权始终相互分离、自成体系,规范生态产品市场难度很大,市场体系化进程缓慢。为此,需完善生态资源的产权制度,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农房所有权、林权、水权等自然资源产权进行确权和赋权,力求“山有界、树有权、地有证”,为生态资源向生态资产转化奠定基础。另一方面,需建立完善的生态产品认证标准体系,加强生态产品标志管理,指导和监管生态产品生产过程,助推生态产品品质提升;规范生态产品市场标准,维护生态产品标准化市场秩序,引导生态产品市场消费。

  扩大生态补偿覆盖面,完善生态补偿标准。当前,我国生态补偿覆盖面有序增加,逐步由单一的天然林扩展到水域、山区、农田等区域。但生态补偿标准亟待统一,在补偿主体界定、补偿方式、补偿资金来源与数量等方面均缺乏科学界定与统一标准。因此,一要统一生态补偿受益主体标准,改变当前生态补偿受益方多停留在政府层面的现状,将居民纳入生态补偿受益群体。二要统一生态补偿方式标准,当前我国生态补偿方式以单一财政支付为主,如果生态补偿方式标准无法统一,将进一步增大社会资金进入生态补偿体系的风险,从而阻碍生态补偿方式有序创新,导致生态补偿资金来源单一的困境无法突破。三要统一生态补偿资金标准,加快构建生态系统生态价值核算体系,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生态系统生态价值核算标准,减少补偿资金的随意性,增强生态补偿制度的公平性建设。通过制定统一的生态补偿受益主体标准、生态补偿方式标准、生态补偿资金核算标准,在保障生态补偿资金的补贴性质基础上,进一步增强其对生态保护与建设的激励作用。

  拓宽生态系统共建共享半径,激励公众绿色行为。生态系统是人类生存发展中不可替代的公共品,其建设维护及获益等各个环节应由全社会共担共建共享。“十四五”时期应着力探索社会参与生态系统共建共享的渠道,建立健全“绿水青山”的社会共建平台和“金山银山”的社会共享平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只有不断凝聚社会力量,才能将更多潜在的生态环境资源转化为更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让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美好生活的增长点,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成为展现我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

 

推荐访问:感想 党员 心得

版权所有:小联文秘网 2018-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小联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小联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皖ICP备18025488号-2